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反渗透膜的抗污染性怎么样?

发布日期:2025-04-24 09:47:20

  反渗透膜的抗污染性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反渗透膜是一种高效的分离膜,能在压力作用下有效截留水中的盐分、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实现水的净化和分离。然而,正是由于其出色的分离性能,使得各种污染物容易在膜表面积聚,从而引发膜污染问题。

  膜污染会导致反渗透膜的通量下降、脱盐率降低,增加运行压力和能耗,频繁的清洗还会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常见的污染类型包括生物污染、有机污染、胶体污染和结垢污染等。生物污染是由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所致;有机污染主要源于进水中的腐殖质、多糖和蛋白质等溶解性有机物;胶体污染则是由水体中的铝、铁、硅等无机胶体和微粒造成;结垢污染一般是钙等二价阳离子的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以及硅酸等物质在膜表面的结晶或沉积。

反渗透膜

  不过,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改进,反渗透膜的抗污染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方面,通过膜材料改性来提高抗污染性。例如,使膜表面具有更高的亲水性,亲水性基团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膜表面形成含水层,减弱污染物与膜表面的相互作用。同时,调整膜表面电荷,当膜表面与污染物带同种电荷时,可通过静电排斥作用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粘附和沉积。另一方面,优化膜元件结构也有助于提高抗污染性。设计合理的进水隔网和流道,增加给水的横向流速,可提高水流的湍流程度,减少颗粒物质的堆积和沉淀,降低浓差极化的危害。

  此外,一些新型的反渗透膜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天津工业大学胡云霞教授团队通过气 - 固界面反应的表面接枝策略,将气态二甲胺分子接枝于初生反渗透膜的聚酰胺表面酰氯位点,实现其甲基化,有效减弱了膜表面与有机小分子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改性膜表现出出色的综合耐污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反渗透膜的抗污染性正逐步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膜及配套的预处理和运行维护措施,发挥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