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反渗透膜寿命缩短的 5 个隐形杀手

发布日期:2025-04-22 09:26:52

  在现代家庭和工业用水处理中,反渗透(RO)膜是保障水质的关键部件。然而,一些 “隐形杀手” 正悄悄缩短其寿命。

  首先是水质硬度超标。水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过高,即硬度过大时,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害。这些离子通过反渗透膜时,易形成碳酸钙、碳酸镁等水垢。它们附着在膜表面,逐渐积累,堵塞膜孔,增加运行压力,降低通量,导致反渗透膜过滤效率下降,寿命缩短。

  微生物污染也是一大隐患。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环境利于微生物滋生。细菌、藻类、真菌等一旦在膜表面生长,会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不仅阻碍水通过,其分泌的代谢产物还可能与反渗透膜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膜结构,使其失去分离性能。

反渗透膜

  化学物质侵蚀不容小觑。水中的余氯、氧化剂、酸碱物质等对反渗透膜侵蚀性强。余氯作为常见消毒剂,虽能杀菌,但对反渗透膜氧化作用明显,会使膜的高分子材料降解,脱盐率下降、通量增加,最终失去过滤功能。此外,不兼容的化学药剂也会损害膜。

  操作压力异常同样影响巨大。反渗透膜正常运行需稳定压力。压力过高,膜受过度机械应力,结构变形甚至破裂;压力过低,产水量减少。频繁调整或压力不稳定,都会加速反渗透膜老化和损坏。

  维护保养不当是隐形的 “幕后黑手”。定期维护是延长反渗透膜寿命的关键。若日常未按规定冲洗、消毒、更换滤芯,膜表面污染物会不断积累。长期停运的反渗透系统若保护不当,膜元件干燥、收缩或滋生微生物,再次启用时性能会受严重影响。

  反渗透膜寿命缩短多由这些隐形杀手共同作用导致。只有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延长反渗透膜寿命,保障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与高效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