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海要水”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我国的海水淡化事业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海水淡化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开源增量,实现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国内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3个,海水淡化能力超过160万立方米/日,我国是目前少数拥有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那么我们国家的海水淡化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数据来源:水工程网)
1920年前后,中国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上已有了一座海水淡化蒸馏塔。
1958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首先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的研究。
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进行反渗透CA不对称膜的研究。
1970年,海水淡化会战主力汇集杭州,组织了海水淡化研究室。
1981年,日产200吨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岛建成。
1982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
1984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成立,开始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1985年1月16日,我国首座海水淡化工厂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投产。
1987年,大港电厂从美国引进2套3000m³/dMSF海水淡化装置,与离子交换法结合,解决锅炉补给水的供应。
1997年,我国首套500m³/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在浙江舟山嵊山县投产建成。
2000年,河北沧州建设18000m³/d反渗透苦咸水淡化厂。
2003年,山东荣成建成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2003年,发电厂引进20000m³/d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2004年,我国首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m³/d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工程在山东黄岛。
2005年,《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作为指导性纲领文件正式发布。
2016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共同出台《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
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数据来源:水工程网)
随着我国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技术创新能力的加强,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事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反渗透膜应用海水淡化,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海水淡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